.

农药行业研究报告粮食安全备受各国重视,全

(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周铮、曹承安、赵晨曦)

一、农药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资料

1、农药对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按大类划分,农药可分为作物保护类农药和非作物保护类农药,其中作物保护类农药市场占比约90%,而作物保护类农药按用途又可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其他农药,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的保护方面。作为农业生产中预防病虫草害的重要手段,农药作为刚性需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药对保障粮食增产增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化学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可为全球每年挽回农作物总产量损失30%-40%,我国要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更为明显。近年来,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的出现,使用的投入产出比已高达1:10以上,一般农药品种的投入产出比也达1:4以上。根据IHSMarkit农药市场分析的统计数据,年果蔬用农药占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的25%;其后依次为:谷物(16%)、大豆(15%)、玉米(11%)、水稻(10%)、棉花(5%)、甘蔗(3%)、油菜(3%)、向日葵(2%)、甜菜(1%)等;其他作物用农药占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的9%。目前全球小麦、玉米消费量和产量处于紧平衡状态,全球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相比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量保持较快增长,玉米播种面积持续提升。

2、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有利于提升农药需求

俄乌是全球重要的农作物出口国,两国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国更加注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战略被各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粮食价格从年三季度开始便逐步上涨,大田作物中CBOT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均已逼近历史最高值。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国出口国,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全球占比分别为1.19%、14.49%,小麦出口量全球占比分别为18.77%、9.09%;大麦出口量全球占比分别为13.07%、13.29%。近期受俄乌战争影响,粮食价格持续走高,芝加哥交易所交易的小麦、玉米、大豆价格相比年低位涨幅均超过%,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升,同时种植收益的提升往往会带动农民当年或次年在农药等农资品方面增加投入。

粮食安全战略地位前所未有,粮食价格易涨难降,有利于提升农药需求。俄乌两国农作物出口量在世界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两国小麦、大麦、玉米出口量合计全球占比分别为27.86%、26.36%、15.68%,自从2月24日俄乌两国发生军事冲突以来,CBOT小麦、玉米价格分别上涨31%、15.72%。一方面,乌克兰土地肥沃,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占比超过40%,粮食非常高产,乌克兰的玉米主产区一般在4月播种、9月收获,现在正值北半球农业春耕季节,市场担忧由于军事冲突导致乌克兰春耕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乌克兰今年粮食供应;另一方面,以西方为主导的部分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可能会影响俄罗斯粮食出口,从而对国际粮价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地缘军事冲突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认为未来2-3年各国对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将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粮食价格易涨难降,这大大增强了农民施用农药的积极性,因此未来几年农药需求有望提升。

二、全球农药行业市场空间大,中国是最大原药生产国

1、全球农药市场规模稳步提升,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农化巨头把控农药前端研发和终端渠道,中国企业在加工制造环节优势明显。农药产业链主要包括“化工原料中间体-原药-制剂-农林牧及防护卫生”五个环节,其中农药原药是农药的有效成份,由各类农药中间体及基础化工产品经化学合成或者其他技术所制备;制剂是在原药基础上,加上分散剂和助溶剂等辅料,经研制、复配、加工、生产出制剂产品,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从研产销角度看,农药产业链可分为创新药、仿制药、中间体、制剂,价值链最高的两端是创新药和制剂,国际农化巨头把控前端创新药研发和终端制剂销售渠道,中国企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国际农化巨头多将农药、种子、化肥等捆绑销售,实现一体化商业模式,仿制药原药和中间体环节更多选择从中国、印度等国家来采购,中国农药企业主要集中于仿制药的生产和中间体的定制化加工,终端制剂市场呈现分散格局。

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近亿美元,保持稳中有增。年包括非作物用农药在内的全球农药总销售额.8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作物用农药销售额(按出厂水平计).36亿美元,同比增长2.7%;若排除通胀和汇率影响,则增长率达到12.9%,作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市场,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成为影响全球农药市场的主要因素,此外天气条件、新冠疫情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年全球除草剂销售额.07亿美元,同比增长2.9%,占作物用农药市场44.2%,增长主要得益于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以及印度和东南亚有利的季风性天气条件等;杀菌剂和杀虫剂的销售额分别占作物用农药市场27.1%、25.3%。在新型产品发现、新技术在新兴市场不断应用、先进且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对旧产品的替代等因素影响下,预计全球植保产品整体市场价值将不断提升。

亚太地区为全球最大的作物用农药市场,中国农药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三。年亚太地区农药销售额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31.0%,增长主要受益于印度有利的季风天气,虫害发生程度加重,尤其是沙漠飞蝗的肆虐及草地贪夜蛾的蔓延,提升了市场对杀虫剂的需求。巴西是全球第一大农药市场,/20年的农药销售额为.09亿美元,同比增长3.6%;其次是美国,农药销售额为84.60亿美元,同比增长3.4%。年中国农药销售额为78.21亿美元,同比增长4.1%,是全球第三大农药市场。

全球农药终端销售市场主要由国际农化巨头占据。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大型的种子和植物保护产品公司经历了一系列的并购浪潮,促进了行业的整合,全球农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全球植物保护产品市场主要由先正达集团、拜耳、巴斯夫和科迪华领导。根据AgbioInvestor统计数据(以各公司制剂业务收入为统一口径),年先正达集团在全球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市场占有率为24%,其次是拜耳、巴斯夫、柯迪华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12%、11%,农药新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资本实力较为雄厚,且能够承担昂贵的开发费用和开发损失的国际农化巨头当中。海外农化巨头把控终端制剂渠道,原药环节选择采购的形式,国内农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登记、品牌以及渠道建设缺少优势,目前市场份额较小。

2、中国是农药原药最大出口国,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提升

我国植保产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终端制剂市场竞争较为分散。根据AgbioInvestor统计数据,年我国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长0.7%,自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预计年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6%,增长主要得益于逐步采用更为先进且更具可持续性的植物保护产品技术。中国植物保护产品终端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国内农药制剂企业多达0余家,从整体业绩来看,年全国农药行业制剂销售TOP企业总销售额达.06亿元,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8家,其中Top10企业整体销售额占比约37.4%,深圳诺普信销售额27.84亿元,占比约7%,其次是广东中迅、江西正邦、广西田园生化分别占比6%、4%、4%。年中国农药制剂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前50家企业总销售额达.96亿元,同比增长11.75%,整体销售水平明显上升,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我国农药行业产值规模大,优质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年全国农药生产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年中国农药Top企业总销售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2.31%,其中TOP10企业整体销售额占比约38.48%,安道麦销售额.58亿元,占比约12%,其次是扬农化工、潍坊润丰分别占比5%、4%。整体而言,我国植物保护产品行业大而不强,企业多以原材料、中间体、非专利药制造为主,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创新能力有限,不仅导致企业定价权薄弱、低价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也使得我国高端植物保护产品形成进口依赖。国内植保产品企业主营业务相对单一,产品研发孤立,缺乏创新资源、化合物数据库和全球化研发平台,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等前沿辅助研发技术应用不足,因此研发有效性和效率与国际农化巨头相比具有较大差距。过去几年,随着国家安全环保政策趋严,农药行业进入门槛大幅提高,高污染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国内农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优质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全球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我国是全球农药原药主要生产基地和最大出口国,有望受益于全球农药市场需求提升。随着全球农药生产产业链分工的深化,我国凭借着成本优势、齐全的化工生产配套及工程师红利,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农药原药主要生产基地和最大出口国。年全国化学农药原药总产量约.8万吨(折有效成分%),较年下降33.2%,主要受国内安全环保政策趋严及供给侧改革影响,落后产能被淘汰,国内农药生产大省主要是江苏、四川、山东、浙江等省份。目前全球市场近70%的农药原药在中国生产,尽管印度农化市场快速发展,但其基础设施欠发达,中间体获取也主要通过中国市场,预计短期内难以撼动我国农药制造大国的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出口国,年我国农药进口量10.4万吨,出口量.2万吨(货物量),贸易顺差达到7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农药原药出口占比递减,而制剂出口比重不断攀升,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全球重点农药品种市场分析

全球农药行业品种较多,主流产品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化学结构或作用机理,全球农药被分为50多个产品类型以及约个农药有效成分,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产品类型和大单品,在农药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前十大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品种在各自品类中的占比均为40%左右。

(1)除草剂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氨基酸类、ALS-磺酰脲类、乙酰胺类等;按照作用方式,除草剂可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两种,其中非选择性除草剂代表品种有草甘膦、草铵膦、百草枯等,选择性除草剂代表品种主要有麦草畏、莠去津、2,4-D酯等。

(2)杀菌剂主要产品类型包括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SDHI类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全球第一大杀菌剂产品类型,SDHI类杀菌剂是新一代杀菌剂,可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使用解决抗性问题。杀菌剂代表性产品主要有嘧菌酯、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

(3)杀虫剂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这三类杀虫剂销售额占杀虫剂销售总额超过50%,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活性高,具有仿生特性从而对环境相对安全,在杀虫剂市场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杀虫剂代表性产品主要有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吡虫啉、功夫菊酯等。

1、草甘膦行业供需关系偏紧,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

草甘膦是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属于有机膦类除草剂,具有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的特点,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转基因作物、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等。草甘膦主要抑制植物体内的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植物,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

草甘膦主要有IDA法和甘氨酸法两种合成路线。IDA法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作为原料,水解、氧化双甘膦(PMTDA)制得草甘膦;甘氨酸法合成草甘膦经过加成、缩合、水解三步反应,是目前国内的主流工艺,年国内采用甘氨酸路线合成的草甘膦产能占比约70%,其余采用IDA法路线。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国内普遍采用的甘氨酸法工艺原料相对易得,成本比IDA法低,但环保压力较大;IDA法具有流程短、收率高、产品纯度好和污染少等优势,拜耳(孟山都)IDA法生产技术成熟,采用“氢氰酸-亚氨基二乙腈”的IDA法生产工艺,技术壁垒较高,而国内企业主要采用“氢氰酸-羟基乙腈-亚氨基二乙腈”的IDA法生产工艺。

我国是全球草甘膦最大供应国,受环保及供给侧改革影响,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全球草甘膦主要由中国和拜耳(孟山都)供应,全球总产能约万吨/年,其中拜耳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商,全球产能占比超过30%,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年我国草甘膦有效产能及产量分别为76万吨和62.05万吨,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国内草甘膦产能集中于四川、江苏、湖北和浙江四省,分别占比26%、24%、17%和10%。近年来,我国草甘膦总产能下降明显,一些无法达到环保标准的中小企业彻底退出,草甘膦行业有效产能总体保持平稳,基本无新增产能。年国内草甘膦主要生产企业仅9家,前三大供应商分别为兴发集团、乐山福华和新安股份,产能分别为18万、15万和8万吨/年,CR3达到54%,行业整体供给格局较好。

环保趋严政策下草甘膦扩产受限,供应紧张格局短期难以改善。含磷农药企业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母液、废酸、低浓度废液及工艺副产物,无论采用甘氨酸法还是IDA法,草甘膦生产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母液。草甘膦母液成分复杂,有机磷含量及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一旦企业偷排或者以雨水冲释等方式逸散到外环境,将会导致较大的环境风险。“三磷”专项排查发现,含磷农药企业主要存在母液回收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危险废物贮存不规范等问题。过去,由于草甘膦市场长期低迷,边际供应持续下降,基本无新增投资,展望未来,由于草甘膦扩产受到环保政策制约,预计草甘膦供应紧张格局仍将持续。

年草甘膦价格大幅上涨,中长期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好水平。年12月草甘膦原粉月均价上涨至8.02万元/吨,较年初大幅上涨%,创下近十年来价格新高。年美国德州遭遇极寒天气,导致海外生产商开工受到影响;中国能耗双控政策严格,导致部分基础化学品比如黄磷、氯碱等产品价格创下新高,推动草甘膦成本上涨;9月底至10月中旬,江苏地区限电以及四川环保督查,导致国内草甘膦供应下降,进一步带动草甘膦市场快速上行。年四季度以来,随着限电逐步结束,市场供应逐步提升,同时草甘膦价格高位,终端市场接受度不佳,原材料价格有所下滑,草甘膦价格逐步下跌。当前草甘膦华东市场价6.25万元/吨,国内草甘膦企业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未来草甘膦行业新增供给少,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下游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全球草甘膦行业有望供需趋紧格局,中长期草甘膦价格中枢有望维持较好水平。

2、草铵膦市场需求增速快,成为第二大除草剂品种

草铵膦是全球重要的非选择性除草剂,使用经济性逐步提高。目前草铵膦抗性基因已被导入水稻、小麦、玉米、甜菜、烟草、大豆、棉花、马铃薯、番茄、油菜、甘蔗等20多种作物中,并已成功商业化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推广和应用,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不仅在美国普遍种植,近年来也在亚洲、欧洲、澳洲等国家得到推广。拜耳、孟山都、陶氏益农均加紧开发耐草铵膦转基因作物,同时百草枯全球逐步被禁用,为草铵膦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根据每亩地草甘膦原药的用药量大约是草铵膦的4-5倍,当前草铵膦价格约为草甘膦3倍,比草甘膦具有更强的经济性,同时草铵膦除草效果更好,所以在大田作物中推广使用的经济性进一步体现。

草铵膦工艺技术壁垒高,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草铵膦合成路线步骤长,反应条件苛刻,产生废料较多,限制了工业化生产。草铵膦合成路线很多,同时有多个改进的合成路线,从反应机理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乙醛基氧膦的Strecker反应,二是甲基膦酸酯与氨基酸衍生物的Mickael加成反应,三是甲基乙烯基膦酸酯在催化剂存在下的连续醛基化酰氨羰基化反应。(1)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是Strecker路线,该工艺较为成熟,原料廉价易得,每一步反应的收率较高,缺点是需要使用丙烯醛、氰化钠等剧毒物质,环境风险高,生产规模受限制。Hoechst路线(拜耳法)采用的是Mickael加成反应,该工艺原料成本更低,主要优势是环保处理成本低,更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反应。(2)利尔化学是国内最大的草铵膦生产企业,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绵阳基地生产装置解决了草铵膦生产中格式反应控制及放大等重大工程化技术难题;广安基地草铵膦生产装置进一步接近拜耳法,新工艺原材料成本进一步降低。

国内草铵膦行业快速发展,精草铵膦工业化有望重塑行业格局。目前国内有草铵膦装置的生产企业有十几家,但能稳定生产的企业只有一半左右,国外则是巴斯夫和UPL两家生产企业。巴斯夫草铵膦业务来自于拜耳,拜耳之前主导了全球草铵膦市场,拜耳在收购孟山都时,为了符合全球反垄断审查要求,将草铵膦业务剥离给巴斯夫。由于需求增速快,不少企业规划了新建或者扩产草铵膦产能,但草铵膦生产工艺难度大,像利尔化学这样的龙头企业开工率较高,而小企业开工率远不到60%,未来新产能是否能顺利建成投产具有不确定性。目前销售的普通草铵膦是L-草铵膦和D-草铵膦的混合物,其中发挥活性的是L-草铵膦,需要将L-草铵膦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L-草铵膦除草活性为现有草铵膦的2倍,将对行业格局带来重要影响。截至年末,在国内拥有L-草铵膦原药登记证的企业仅有5家,包括利尔化学、永农生物、山东绿霸、江苏七洲绿色和日本明治制果,但当前该产品还没有正式工业化,国外巴斯夫也在着手准备L-草铵膦的生产,何时建成投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草铵膦价格大幅上涨后逐步回调,看好未来草铵膦市场需求提升。年草铵膦行业景气度大幅上行,四季度草铵膦市场价达到38万元/吨,较年初上涨约%,由于行业龙头因故停产、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影响,草铵膦行业供需关系紧张。Q1草铵膦市场均价25.7万元/吨,同比增长45.16%,环比下降27.5%,主要高价下市场需求减弱及龙头企业装置复产后供给增加。目前草铵膦华东市场价19.3万元/吨,国内主流生产商订单排至5-6月,草铵膦价格有所反弹。随着草铵膦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对百草枯水剂进行替代,草铵膦与草甘膦复配制剂应用增加,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不断推广,看好未来几年草铵膦市场需求增长。

3、麦草畏迎来新的需求增长点,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麦草畏是良好的选择性除草剂,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推广打开市场空间。麦草畏对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防除效果显著,传统应用领域主要为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在新兴领域尚未开拓前,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受益于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种植,草甘膦成为全球第一大除草剂,但由于长期使用导致抗性杂草问题日益严重,而草甘膦和麦草畏的复配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随着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推广种植,麦草畏市场需求有望大幅增长。麦草畏工艺技术壁垒较高,行业新进入者难度较大。目前成熟的麦草畏合成工艺主要有三氯苯法和二氯苯法,生产工艺技术壁垒较高,同时具有一定的环保壁垒,企业要有较强的三废处理能力,因此行业新进入者较少。三氯苯法工艺路线短,方法简单,但副产物难以分离,影响产品质量;二氯苯法原料易得,反应收率高,但酸性废水量大,成本较高。巴斯夫和长青股份采用三氯苯法工艺,扬农化工采用二氯苯法,工艺技术成熟,产品纯度达98%。

扬农化工是全球最大麦草畏供应商,转基因作物推广不及预期导致需求短期不足。全球现有麦草畏产能5.2万吨/年,其中国内产能占比达到71%,扬农化工产能2万吨/年,是全球麦草畏行业龙头,自拜耳(孟山都)放弃10亿美元麦草畏投资计划后,行业暂无新增产能;麦草畏传统领域市场需求不足2万吨,新增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种植推广。目前全球主要推广的是耐麦草畏转基因大豆种植,年11月美国环保署批准孟山都低挥发性XtendiMax麦草畏制剂在田间使用,美国耐麦草畏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但受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气候问题影响,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同比下降4.7%,同时麦草畏漂移性问题暴露后使用受限、南美地区抗麦草畏转基因种子获批不及预期,导致麦草畏市场需求较为低迷。随着麦草畏漂移问题的解决,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在美国种植面积有望持续增加,年种植季拜耳第三代转基因大豆Intacta2XTend在巴西上市,标志着巴西正式开始种植耐麦草畏的转基因作物,看好麦草畏未来市场需求前景。

麦草畏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近期有所反弹,静待市场需求复苏。自年以来麦草畏价格持续下跌,当前98%麦草畏原粉市场价8万元/吨,较年底以来累计下跌20%,但去年底小幅上涨6.7%。近几年麦草畏价格持续下跌,主要由于:(1)麦草畏传统需求稳定,随着转基因作物推广预期提升,全球麦草畏产能扩充较多,原有企业扩建产能,少数企业开始涉足麦草畏领域,行业竞争加剧;(2)随着工艺技术进步,麦草畏生产成本降低;(3)全球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种植推广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疲软。随着耐麦草畏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麦草畏市场需求将逐步提升,看好麦草畏行业景气度向上。

4、拟除虫菊酯杀虫谱广且高效低毒,需求有望提高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合成的农药,具有杀虫谱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点。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最初从除虫菊花中提取,由于提取物对光不稳定,科研工作者对菊酯类农药进行了研究,进而开发出第二代菊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杀虫剂干扰神经膜中钠离子通道,导致该通道打开时间过长,从而阻碍神经信号的传输,最终导致虫螨死亡,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卫生害虫防治及粮食贮藏等。拟除虫菊酯分为农用菊酯与卫生菊酯两类,功夫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为最常用的农用菊酯。目前主要农用菊酯包括农用菊酯包括功夫菊酯、联苯菊酯、溴氰菊酯,一般用于蔬菜、果树、茶叶、烟草等作物的害虫防治;常见的卫生菊酯包括烯丙菊酯、炔丙菊酯、苯醚菊酯等,多用于制造蚊香、气雾剂、喷射剂等。

拟除虫菊酯原药从基础化工原料开始,合成中间体并到终端产品。菊酯产业链中重要环节是中间体生产,贲亭酸甲酯是生产功夫菊酯、联苯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等农用菊酯的主要中间体,主要的工艺流程为:以异戊二烯为起始原料合成异戊烯醇,以乙腈和甲醇为原料合成原乙酸三甲酯,原乙酸三甲酯和异戊烯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合成贲亭酸甲酯,再以贲亭酸甲酯为源头,分别合成功夫酰氯和菊酰氯,再与醚醛、联苯醇等反应生成菊酯类产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全球卫生菊酯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农用菊酯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年全球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其中卫生菊酯市场约6亿美元,全球卫生菊酯市场主要由日本住友和中国江苏扬农化工占据,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农用菊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代表性产品为功夫菊酯和联苯菊酯,国内参与者有所增加。过去几年国内功夫菊酯产能呈上升趋势,当前国内功夫菊酯产能1.39万吨/年,其中CR3合计产能占比近60%,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国内联苯菊酯产能9吨/年,其中最大供应商扬农化工产能占比近40%,由于环保安全及自身装置运行问题,部分农用菊酯产能开工不正常,实际有效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年下半年菊酯原药价格大幅增长,目前处于逐步回调阶段。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下游需求不振,菊酯重要中间体贲亭酸甲酯及功夫酸价格回落,新产能有所释放,农用菊酯主流产品价持续下滑。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农药原材料成本上涨明显,9-10月受限电政策影响农药自身供给受影响,四季度下游备货旺季需求逐步提升,农用菊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年10月底功夫菊酯、联苯菊酯市场价分别上涨至30.5万元、41万元/吨,在不足两个月时间里分别上涨67.1%、67.3%,随着限电影响结束供给增加,高价格抑制市场需求,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当前功夫菊酯、联苯菊酯市场价分别为21.5万元、31万元/吨,市场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5、吡虫啉是出色的杀虫剂品种,供需格局持续向好

吡虫啉作为性能优异的杀虫剂原药,应用领域广泛。吡虫啉作为第一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原药,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发,由于其具有独特新颖的作用方式、良好的根部内吸性、低哺乳动物毒性、高效、广谱和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一经上市后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