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总论
1.1背景
森林火灾是全球性重要森林灾害之一。它分布广、发生频度高,破坏森林资源,干扰人民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全球性环境污染。在我国,自建国以来,每年发生的森林火灾平均达1.5万次以上,受害森林面积超过万hm2,扑火费用高达万元。
我国的森林火险预报研究始于年,但直到年“5.6”大火后才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在大兴安岭引进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标体系,进行森林火险的预报,但由于森林气候特征的差异,预报等级与实际火险等级差异较大;一些省区的防火和气象部门在研究我国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开发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系统,但由于缺乏林区的气象观测和森林可燃物分布信息,这些系统都是仅使用城镇气象观测和天气预报信息进行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对森林防火的实际指导意义有限,更多的只是一种宣传作用和象征意义。
年国家林业局将建立全国森林火险预警体系列入了年度工作要点,开始了全国林火预警系统建立的工作,并在吉林省进行监理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和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的试点工作。并于年启动了全国森林火险预警示范系统的建设,在全国各主要林区先期建立了国家和省级的36个森林火险预警(分)中心,设立个森林火险监测站、个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建立了森林火险监测信息采集系统、气象信息库、可燃物信息库、森林火灾历史数据库,开发了全国森林火险实况监测系统,全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年3月通过的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规划,将全国森林火险预警系统作为重点建设内容给与优先安排,将加密森林火险监测站、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
1.2指导思想与原则
1.2.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工作方针,提高森林防火科技含量,使森林防火工作实现由传统被动地设防和应急扑救为主向实现主动地设防和有准备地扑救的转变,由经验型的防火向科学防火和全面科学林火管理转变。为确保高原生态安全、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1.2.2.建设原则
森林火险预警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建设工程,为充分发挥综合工程的整体效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升级、完善工作,努力推动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再上一个新台阶。
(2)坚持有效性和可靠性兼顾的原则。在预警系统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预警的可靠性,确保火险火情预警监测与信息传达万无一失,同时,力争提高系统的效率,做到信息传达快捷高效,节省人力和时间。
(3)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原有防火系统设备状况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具体确定各地的预警系统发展计划,避免盲目购置设备造成设备闲置及资金浪费等情况的发生。
(4)坚持科学技术优先,提高森林火险预警事业整体现代化水平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前高速发展的预测预报科技,加快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进程,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森林防火预警体系,着力提高森林防火设施设备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提高森林火灾扑救手段的综合性、广泛适用性和高效性。
(5)坚持系统建设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进行,达到综合治理的良好效果。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项要有具有自行扩展功能,包括基础数据可扩展、字段属性可扩展、功能可扩展。不断提高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应用的管理水平,合理有效利用预警网络,保障火场信息快捷畅通,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3建设目标
按照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印发《年林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计建函[]号),在“全国森林火险预警示范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气候、物候、地形、森林类型火源情况等综合条件,建设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全面提升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为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由传统的被动扑救向积极预防转变,实现科学防火,落实森林防火预警响应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1.4.1总目标
(1)建设总目标
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指导各地的林内生产、生活用火,科学合理地调度有限的防扑火资源,达到减少我区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和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2)近期目标
①每日发布未来12、24、48小时森林火险等级预报;
②出现四级以上高火险情况时,发布区域性高森林火险警报;
③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时,制作发布火场实时气象观测报告。
(3)远期目标
①在重点地区以地市级为单位开展森林火行为预报;
②重大火灾发生时,对火灾进行森林火行为预测和仿真。
1.4.2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森林火险预警中心,加密森林火险监测站、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升级、完善相关运行管理系统,进一步充实国家级森林火险预警体系,为制作、发布短期森林火发生、火行为预报奠定技术和硬件基础。
健全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系统,升级完善极不适应现代森林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工作中的管理体制和网络状况,使其在森林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中更加及时、可靠地传送信息,使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深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提高防火意识;加强基层防火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基层防火、仪器设备应用维护等人员培训工作。
项目建设具体目标如下:
(1)省级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设规范,纳入全国森林火险预警体系,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2)森林火险监测站运行管理规范,数据传输正常率高于98%;
(3)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管理规范,数据上报正常率高于90%;
(4)建立森林火险预警预警响应机制,森林火险信息发布及时规范。
1.4环境保护
1.4.1项目对环境影响
本项目主要是购置和安装森林火险预警系统相应的仪器设备、配置必要的软件,其中仅有森林火险监测站基础建设,属于建安工程,由于每个站点工程量小,且工程点分散,不存在大的土建工程,因此施工场地不会产生废水、生活污水、施工弃渣及施工机械的噪声,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1.4.2环境保护措施
为减轻和避免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1)在项目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规程》。
(2)土建施工时,不对地表进行较大的破坏,并尽可能避免在雨季进行土方作业,以减少水土流失。
(3)基础建设完工后,及时进行必要的绿化和美化,以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4)严格仪器设备的采购程序,所购设备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严禁购买“三无”等非法产品。
1.4.3环境影响评价
该项目属于生态建设的范畴,项目的建设不会破坏项目区原有的生态环境,通过项目建设能够建立森林火险预警监测能力,显著增强森林火险的防控能力,为保护林区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5节能减排
1.5.1能耗、排放分析及节能、减排综合评价
(1)能耗、排放分析
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主要内容为购置和安装设备,项目本身不会产生能耗和排放。
建设项目运营后,能耗主要有预警中心的服务器、电脑和火险因子采集站烘箱所消耗的电力,排放主要有日常办公所产生的垃圾与设备运行所产生轻微热量和辐射。
(2)节能减排综合评价
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属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内容为购置和安装各类设备,不产生能耗和排放。系统运营后,能有效监测全区范围内森林火险的潜在危险,快速准确地预报火险等级及其地理位置,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能力,确保我区森林生态安全。
1.5.2节能减排措施
预警系统运行后不产生水、油、气的消耗,主要消耗都电能。应合理配置设备,最大限度降低电的消耗,科学合理组织火险预警工作,发挥设备的功效,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在生产经营中达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第2章项目建设总体布局设计
2.1工程总体布局
(1)森林火险预警监测分中心
森林火险预警中心的选址要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各级网络设施相对完善的地点,综合考虑比较各项因素,确定在政府所在地市建立预警中心,设在省林业厅防火办公室。
(2)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因子采集站
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和火险因子采集站的建设布局,在综合考虑气候、物候、地貌类型、地形条件及森林类型等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监测站建设数量因素,将重点林区进行区域划分,保证每一区域内都建有监测站。依据《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规划》(年)要求,按有林地(含灌木林地)面积每5万hm2布设1个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按有林地(含灌木林地)面积每50万hm2布设1个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
(3)森林火险预警设备
省预警中心配备5台火险管理终端,给3个森林防火重点地市单位各配备2台森林火险管理终端,分别为
为实时、准确地监测重点林区森林火险预警信息,配备手持火险监测仪台。
2.2建设内容与规模
2.2.1系统构成
作者:成都世纪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