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北京哪些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1252.html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创建于年。历经55年的发展变革,师资力量雄厚,实验实训设备先进,产学研结合紧密,培养了大批交通行业“精施工、懂设计、会管理”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以“上手快、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广泛分布在公路、铁路、市政等道路桥梁施工一线。年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着“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项目基础

(一)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精品课建设为突破,取得了很大成绩。该专业、年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一批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年“测量学”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年“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年“桥梁工程技术”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在年教育部信息中心举办的“全国第四届多媒体课件大赛”现场决赛中,《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多媒

体课件荣获高职高专组二等奖,《公路CAD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荣获高职高专组三等奖。围绕精品课建设,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编写了《道路工程技术》、《桥梁工程技术》、《道路建筑材料》等14本教材,已分别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和东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建设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57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13人;“双师型”教师41人,占教师比例的71.9%。现有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1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1人,省交通厅青年技术拔尖人才1名,教师的结构比例如图1。已形成一支具有较高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年9月成立了由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从年9月起聘任了13名兼职教师,分别来自施工单位、科研院所、工程管理、道桥设计等相关部门,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师资培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交通土建实训中心为产学研提供了良好条件

本专业现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实训中心和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交通土建实训中心目前设有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辽宁科杰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道路与桥梁技术研究所、中百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培训基地、公路工程测量实训中心、公路工程机械驾驶与维护实训中心6个校内实训中心,建筑面积m2,设备总值达万元。交通土建实训中心在校外设有占地0亩的野外专用勘测、地形测量实训中心。与企业联合成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共22家。现有实训中心能够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所有室内试验和部分现场试验实训项目,能够承担道路桥梁领域大部分的生产、科研、培训等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

1.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师资结构合理,具有省交通建设乙级资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我省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依托实验室,为科研、生产、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内部设有沥青实验检测室、力学检测室、土工检测室、水泥检测室、结构实验室等。除完成正常试验教学和试验检测实训外,还承担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渗水性能研究”、“高速公路中修废料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研究”、“沈阳地方公路筑路材料的性能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的试验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数据。先后为多条高速公路进行质量检测,为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检测师进行资格培训,每年冬季为施工企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年辽宁省交通质量监督站组织的“全省沥青混合料配比实验竞赛”中,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获得第一名。

2.道路与桥梁技术研究所积极开展桥梁检测与旧桥加固等技术服务。承担了辽宁省交通厅“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桥梁综合检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沈彰高速公路大转弯T型钢构桥施工监控研究”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学生施工顶岗实训、毕业综合实训直接参与到桥梁检测、旧桥加固以及科研项目之中。

3.辽宁科杰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具有交通部甲级资质。近年来,主要承担多条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建设和维修的施工监理任务。该公司为师资培养作了大量贡献,本专业轮流派教师到公司进行实践训练,丰富了实践经验,并在监理公司指导学生施工顶岗实训,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4.沈阳中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公路交通行业软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将广泛应用于辽宁省公路建设行业的ZBsoft系列软件赠送给学校用于教学,并且在道桥系成立了中百软件培训基地,利用学校的师资和设备对全省交通行业检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也使在校学生接受到象施工技术人员那样的专业培训。

5.公路工程测量实训中心拥有全站仪、电子水准仪、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国内先进的测量仪器。该实训中心主要承担学生的测量实训、勘测实训和测量工种职业资格鉴定任务。年开始围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全面启动职业资格认证工作,80%的学生毕业时拿到了工程测量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年又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中开展了施工员职业技能培训。

6.公路工程机械驾驶与维护实训中心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压路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等工程机械设备,实训中心建筑面积m2,施工实习场地m2。该实训中心主要是满足学生在道路桥梁施工、养护配套环节中的工程机械驾驶、维护与机械化施工实训。年冬季与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合作,开展了平地机驾驶员岗位培训。

7.利用野外勘测实训基地以及与企业联合成立的稳固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的毕业勘测综合实训和施工顶岗实训,使学生在得到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实现了与施工单位的“零磨合期”。

(四)科研教研成果显著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和教研项目,近两年科研经费多万元,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在研项目有:年承担了交通部西部科研项目“高速公路中修废料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辽宁省交通厅重点科研项目“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桥面铺装结合部位性能研究”。年承担了辽宁省交通厅重点科研项目“桥梁检测系统的研制和开发”,辽宁省教育厅“桥梁支座检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研究”、“构建道桥类专业就业信息平台”、“高职《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改革的研究”等项目。

已完成的科研教研获奖项目有:“体内预应力、体外预应力及预弯预应力结构设计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获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网络课程的研制开发与成果应用”获年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获辽宁省十五规划课题二等奖;“发挥高水平双师队伍牵动作用,产学研结合培养道桥施工技术应用性人才”获年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年12月,“校企合作培养道桥工程一线应用性人才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鉴定;年11月,“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通过了辽宁省教育厅验收。

(五)互动互惠、效益良好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已经建立

近几年,办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产学研结合领域扩大,产学研结合实现良性循环,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1.有效利用实训中心,实现了产学研良性循环

利用校内实训中心完成实践教学并开展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科研、试验检测、技术咨询和工程监理一条龙服务。以道路与桥梁技术研究所为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公路桥梁科研项目研究,对桥梁进行检测和承载能力评价,对需要加固的旧桥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承担各级公路的设计、养护和维修等任务。通过一条龙技术服务,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了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实现了产学研良性循环。

2.开展职业资格鉴定,为社会和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途径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现有考评员25人,经培训考核已有多名学生获得了工程测量工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已开展了集测量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多工种的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工作,为企业和学生培训并核发职业资格证书,使毕业生获得“双证书”,为社会人员和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

3.加大科研力度,提升师生的学术水平

积极组织本专业教师广泛调研,将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知名专家请到校内进行学术讲座,请工程一线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现场实训,拓展了师生视野。探索道桥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及道桥设计理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工程积极进行科研立项,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难题,激发了师生的科研灵感,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多年来,本专业立足于交通,面向社会,紧跟交通产业链发展,以科技服务及技术培训为主导,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取得了显著效果。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自年成立以来,先后为京沈、盘海等多条高速公路进行质量检测,为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检测师进行资格培训。仅年以来,就承担了沈—四高速公路、阜—朝高速公路、国道、沈北开发大道等近20条不同等级道路的室内外试验检测工作。年仅阜—朝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检测一项的合同金额就达多万元。

道路与桥梁技术研究所成立于年。几年来,在研究所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科技人员的带领下,先后承担了辽宁省内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市政道路的绝大部分桥梁的普查、检测与加固设计工作。在赢得社会声誉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仅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包括沈阳市浑河工农大桥等在内50多座桥梁的检测与设计工作,合同金额近多万元。辽宁科杰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承担了多条高速公路(沈大、沈铁、京沈、盘海、阜朝)、滨海路、沈营线、国道大中修等工程的监理任务,合同金额达到0万元。

借助专业的师资优势,承担了辽河油田筑路总公司、盘锦市公路处、瓦房店市公路工程公司和各区县诸多单位专业技术业务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学生勘测实训,完成了沈阳市村村通油路工程、葫芦岛疏港路、铁朝高速公路建平连接线等几条公路全长公里的外业勘测和内业施工图设计。

社会服务市场的拓宽,不仅提高了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还增强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尤其适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好时机和《辽宁省公路水运“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和方向也日显重要。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辐射带动了道桥工程检测技术、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工程测量等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高职特色鲜明、行业优势凸显的交通土建专业群。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8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成为国内同类专业的排头兵。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重,不断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专业建设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成一个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交通土建专业群,实现专业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技术服务水平、社会培训能力等全面提高的国内高职示范专业。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两年内建成国家级示范专业,带动其它专业发展。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并增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两个专业。

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保证就业率%的前提下,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3.实施具有示范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方法。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今后两年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专业改革道路,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加快区域和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4.构建精品课程体系。以国家级精品课为龙头,带动省级精品课建设,重点建设8门核心课程,打造成2门国家级、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积极参与省级优秀教材遴选工作,建成10本优秀教材。构建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5.加强交通土建实训中心建设,建成一个硬件与软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区域性综合共享实训基地,其中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具有国家甲级资质,成为辽宁省生产、科研依托试验检测中心。

6.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建设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到8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52%,高级技术职称教师比例达到60%。引进和培养领军型专业带头人1名,从企业引进高技术专家3名。

7.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好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实现年平均社会培训人数人,年技术服务及科研经费万。

三、建设思路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模式改革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新改造实验、实训设施,增加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中心,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及对外服务能力,辐射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发展。

四、建设内容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

1.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目的

规范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资源,保障专业教学质量,强化关键能力培养、构建“双证书”制度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

2.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建设思路

以课件库建设为重点,开发研究和制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课程的课件。本着使用与开发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让一线教师直接参与资源库建设,能够利用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使资源库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通过“所见即所得”的在线编辑方式,友好的界面,易学易用的功能特点,老师们随时可以自己开发课件,加入课件库,使库资源不断丰富。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资料的收集、制作、入库;二是技术平台的建立和维护;三是各种机构的管理协调。通过三方面的工作,实现利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具有较强参与性的平台,不断吸收优秀的教学资源,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的目标。

(2)建设内容

资源库的建设定位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分阶段地将其他相关课程纳入进来。资源库包括:

①专业标准资源库;②课程标准资源库;③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库;④仿真实验实训资源库;⑤授课教案资源库;⑥教学课件与录像资源库;⑦课程考核评价资源库;⑧教材资源库等。将全部的课堂授课内容、实验实训实况进行录像并上网公布;继续开发一些通俗易懂的动画和仿真课件;完善和充实远程教育系统;继续充实其它网络资源。

将资源库归类后,结构见下图。

共享教学资源库总体建设

(3)资源库实现途径

①自建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教师进行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成核心课程小组,共同完成教学资源的建设、入库与更新工作。

②合作建库。教学资源库必须规范、合理、科学地创建,根据使用对象、服务对象的需求与企业和相关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利用企业的工程建设实际录像资源库,与相关院校共同研制开发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

③建立相应网站。利用校园网资源满足学校管理、教师备课、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以及internet远程教育的需求,建立BBS互动交流系统和在线答疑系统,加强师生交流、校际交流和校企交流。

④健全教学资源库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资源库的运行、维护与更新,使内容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从培养目标入手,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案。

1.面向行业发展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施工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精于道桥施工技术、善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使学生达到“精施工、懂设计、会管理”的特色要求。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市场及企业需求为依托,合理地调整专业的招生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就业市场与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动态地调整教学计划,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及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办法。

3.建立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平台,实现课程体系与工作需求紧密结合,突出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

4.以精品课程和课程教材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到8年,重点建设《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测量学》、《桥梁工程技术》、《道路建筑材料》、《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道路勘测技术》、《道路工程技术》和《高等级公路养护》等以技术应用、技能操作和工程管理为支撑的6门核心课程。其中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3门,校级精品课3门。

在课程内容上,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整合相关课程。增加施工一线“实际、实用、实践”的内容,为扎扎实实开展实践教学创造更大的空间。使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

5、建立科学、全面的课程评价方式,提高课程质量

建立一套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制定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使课程评价方式多元化,从而更真实地反映课程的能力目标。

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测量实训、试验检测实训、施工顶岗实训、毕业勘测综合实训”四个环节的实践教学需要。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直接置于企业的标准之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前接受企业的检验。

(三)师资队伍建设

到8年,引进和培养领军型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省、校级青年骨干教师9名,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0名,从企业引进高技术专家3名。建设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高级技术职称教师比例达到60%,“双师型教师占90%。

1.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教学工作需要,今后两年,将继续从行业(企业)选聘多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突出、熟悉地区和行业情况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实训实习指导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生产一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到8年,将聘任兼职教师25名,使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专职教师的39.8%。

2.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今后两年内,将把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专业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来抓。从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入手,着重强化专职教师队伍的功能。

(1)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建成具有“双师型”教师、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学术带头人和省内知名专家的教师梯队。

(2)两条途径培养名师。第一条途径为“由下至上”,即内部培养。对现有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为其提供进修、交流、考察机会,两年内成为专业带头人。

第二条途径是“从上至下”,即引进外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精心选聘客座教授。积极从行业、企业及政府主管部门引进学识渊博、有较高威望和影响、能够把握专业发展动态的名家、名师,指导或直接参与学校的各种教学、科研活动。投入一定资金引进知名专家和施工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各1名。

(3)内部培养名师的步骤

①加强对新进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进教师先到施工单位实习半年。

②保证专职教师每年有两个月的生产实践(到监理公司、桥梁研究所、公路质量检测中心及实训基地等单位)。

③到国内知名院校学习。参加培训、交流的人员每年不少于20人次,参加学习的教师至少完成1篇学术论文。

④每年进行工作业绩考评,评选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学术带头人。

⑤给专业带头人提供学术交流、出国考察学习的机会,开展国内学术论坛,提高其学术水平,增加其在省内乃至国内的知名度,成为知名专家,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四)实训中心建设

1.交通土建共享实训中心功能

满足交通土建各专业学生的“测量实训、试验检测实训、施工顶岗实训、毕业综合实训”4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的科研、生产、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及社会服务提供良好的条件。

2.交通土建共享实训中心建设

以提供教学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科研服务、职业资格鉴定服务为目标,提供与生产实际一致的仿真实训环境。发挥地区辐射作用,建成一个硬件与软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区域性、综合性共享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能够满足道路桥梁相关专业课的所有实验和综合实训要求,能够承担公路工程建设的所有试验检测项目、业务培训和技术服务,能够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基地规模和功能,做到统筹规划,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建设规划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

(1)建成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目前具有省交通建设乙级资质。对照国家甲级资质实验室的标准,检测中心的师资结构已基本具备,但在仪器设备上存在差距。预计投资万元购置设备,扩大规模和功能,建成具有国家甲级资质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能够承担交通行业所有工程的试验检测任务、科研试验项目、社会服务和培训,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大型工程的对外服务、科研试验,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2)调整实训中心的结构和功能,达到优化组合、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资源共享

预计投资万元,到8年建成集道路、桥梁、测量、施工机械驾驶及维护、公路养护于一体的“沥青混合料拌和实训中心”、“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仿真实训中心”。加强交通土建各专业之间以及学校与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达到优化组合,形成行业、社会、学校资源共享。

①预计投资60万元,建设“沥青混合料拌和实训中心”。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在室外现场实训基地进行沥青路面的施工和质量控制;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进行旧路面的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检测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实验检测、配合比设计和调整;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进行机械自动化操作,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该基地的建立能为交通行业解决沥青混合料施工配合比的技术难题。

②预计投资万元,建设一个“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仿真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包括钢筋加工和及骨架制作、模板制作与支护、混凝土拌和浇筑及质量检测、各种预制梁板模型、预应力钢筋张拉技能训练、张拉设备的校验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进行桥梁梁板预制的每道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开展旧桥加固与维护;道路桥梁工程检测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进行钢筋、混凝土的实验检测、质量评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预应力钢筋张拉的质量控制;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专业可以利用该实训中心进行机械自动化操作,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该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训环境,为企业定期检定和校核精密仪器设备,不仅能系统训练了道路桥梁相关专业学生的技能,还可以为钢筋工、混凝土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提供条件和场所。

(五)服务能力建设

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是一所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服务的优劣也是师资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本专业依靠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全省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和业务培训,开展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辽宁省交通厅交通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主要由辽宁省交通科研院、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和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三家完成,而这些课题又与交通土建专业群息息相关。本专业许多骨干教师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交通应用技术研究,承担了多项辽宁省交通行业重点科研项目。年新增《聚脂纤维沥青混凝土应用研究》、《沈彰高速公路大转弯立交T型刚构施工控制研究》、《辽宁双曲拱桥加固技术研究》、《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政策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辽宁省山区公路排水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六项,拟申报《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抗滑表层应用研究》、《有粘结预应力加固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研究》、《桥梁安全事故预警系统研究》、《抗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材料及其路用特性研究》等九项科研课题。

通过三年的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功能齐全的实训中心,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社会服务功能必将大大增强,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和行业协调发展。

道路与桥梁技术研究所再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集道路桥梁检测、评估、提出加固设计方案、付诸实施功能于一体的东北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所,旧桥检测、加固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辽宁科杰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开拓新的市场,保持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市场重要地位。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要继续扩大服务领域和业务范畴,依托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不断提高专业造血机能和知名度,并通过研究所、监理公司实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

本专业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营造良好的应用技术研发氛围,形成完整的应用技术科研体系,建立激励机制,争取更多的横向、纵向交通应用技术课题。在校内以辽宁交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为平台,做好交通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借助学校交通科技产业园的兴起,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面向沈北新区交通相关产业,开展企业在岗职工业务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培训。

(六)辐射能力建设

在辐射能力建设方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东北,辐射全国,继续发挥专业的优质资源优势和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职教理念,扩大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的国际影响。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专业系、研究所、实训中心“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和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本专业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丰富的办学成果,在辽宁省交通行业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广泛的影响。

近几年,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辽宁省交通科研院、沈阳市公路规划设计院、铁岭市公路处、沈阳市公路处等单位多次委托我们进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和施工图设计。已经成功举办了全省沥青混合料实验竞赛、全省公路建设行业ZBsoft系列软件培训、全省公路工程试验室Web-ITMC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多次派专业教师到北票市职教中心、台安县职教中心、昌图县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为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授课,反映效果良好。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沈阳农大高职院的专业教师多次来交通土建实训中心考察学习,各方都给予较高的评价。起到了相当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今后三年的时间,将与省内多数县级职教中心,尤其是沈阳各县区职教中心结成帮扶对子,培训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帮助他们搞好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中职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争取各市公路主管部门的支持,建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业务培训联络站,并形成网络体系。及时对各地交通系统企事业单位进行道桥施工、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职工业务培训。与各省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广泛合作,共同开发教(科)研项目和规划专业教材。帮助西部省份高职院校交通土建类专业共同发展,为他们的师资培训、实训中心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实训等提供方便条件,使这些学校专业建设总体水平有所提高。定期派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职业院校考察学习,汲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办学经验。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互派教师,设立留学生班。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交流,提高交通土建专业群的国际影响力。

到8底,将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优越的实验条件、良好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增强适应力,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使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成为辐射东北的交通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服务中心。

五、建设进度

交通土建实训中心建设进度

教师队伍建设进度

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进度

六、资金安排

交通土建实训中心建设资金安排单位:万元

教师队伍建设资金安排单位:万元

共享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安排单位:万元

项目建设资金汇总表单位: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