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良晚年自责对国家没贡献,吕正操霸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年5月29日,两位离别半个世纪再次重逢的高龄老人在美国相聚,他们就是张学良和吕正操。离别之前,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时隔多年再次相聚,他们有很多话要对彼此说。

回忆起过往,张学良心中满是遗憾,他认为自己错过了很多战争,没能加入到战争中为国家做贡献,也没能参加抗日战争亲手将小鬼子赶出中国,更没有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的历程,他表示羞愧不已,觉得自己对国家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

晚年的张学良

看到张学良落寞的表情,在身边陪着他的亲友们一时间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这个内心满是愧疚的老人。作为曾经在张学良身边与张学良朝夕相处的人,吕正操又怎么会不明白张学良心中的苦呢?

被蒋介石和蒋经国软禁54年,张学良的内心饱受折磨,当他重获自由时,岁月早已经在他的身上铺满了衰老的痕迹,已经有90岁高龄的他早已不是曾经那个英姿飒爽的少帅了。看着张学良满是自责,吕正操连忙安慰道:“您的这一生,做“西安事变”这件事就行了,抗日战争,有人替您打了,东北军替您打了”。

东北易帜,完成中国名义上的统一

年6月3日,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东北王张作霖喜得一子,取名张学良,对于这个儿子,张作霖十分器重,所以花了很多心思去栽培张学良,希望他有一天能够继承自己的家业。由于父亲是军人,张学良自然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年仅十六岁的他就去父亲的军中服役。

虽然性格比较顽劣,但是他在军中的表现十分出色,第二年便出任了父亲卫队旅营长。年,18岁的张学良被送到了东北陆军辽宁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张学良并没有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各科学习成绩都排名第一,为此,张作霖倍感骄傲。

张作霖

年,张学良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一路升官,不到20岁,就晋升为陆军少将。一直以来,张学良都以父亲为自己的榜样,他也经常跟父亲探讨当下的局势,在外人看来,这父子二人都十分优秀,将来肯定能有一番作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6月,日本关东军准备在张作霖返回奉天的途中刺杀张作霖,他们在张作霖经过的地点皇姑屯埋下了炸药,张作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发生危险,因此在路过皇姑屯的时候,炸药爆炸,张作霖在爆炸中受了很重的伤,虽然及时将他救回了沈阳,但最终还是因为抢救无效去世。

一瞬间失去至亲,对于张学良而言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痛,悲痛欲绝的他从此将日本人视为自己的杀父仇人,心里面也加深了对日本人的恨意。父亲走后,张学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担任了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统治东北。

当时,张学良的处境还是很危险的,可以说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张作霖刚死,奉军军心不稳,张学良深知自己这样的40万奉军根本就不是百万国民党军队的对手,但是他并不想去寻求日本人的帮助。

经过多次权衡利弊,张学良决定采取“东北易帜”,选择服从蒋介石的管理,让蒋介石从形式上统一全国,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学良的这个举动也避免了东北的分裂。

“东北易帜

丢失东北,愧疚终生

年3月,汪精卫联合阎锡山的人向蒋介石发起挑战,主要就是为了夺取老蒋手中的中央统治权,因此,中原战火一触即发。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汪精卫的人还想将手握重兵的张学良争取过来,并且将他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承诺让张学良管理部分地区。

不光是汪精卫等人想拉拢张学良,蒋介石也有同样的想法,年6月21日,为了将张学良争取过来,蒋介石也让他担任陆海空军副司令,同时还把他身边的几个人都升了官,为了让张学良彻底倒向自己的这一边,蒋介石还向英法驻华公使发出了请求,希望他们能够出面对张学良施加一定的压力。就这样,张学良成为了双方都想争夺的对象。

面对双方同样的拉拢,张学良并未选择站在任何一边,而是表示了自己中立的态度,并且向汪精卫等人和蒋介石两边都出售了武器。后来,双方的战火越演越烈,这时,处于中立的张学良决定以养病为由到葫芦岛避一段时间。

年7月下旬,由于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军队没有配合好,导致他们并没有成功夺取徐州,同时,蒋介石又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力量,渐渐的,他们的反蒋力量开始变弱,这一切,都被正在养病的张学良看在眼里,他认为,如果蒋介石的部队能够将济南夺回来,那么在这场大战中,蒋介石就基本是得胜者了。

蒋介石

事情果然不出张学良所料,年8月中旬,蒋介石成功拿下了济南。后来,张学良回到了沈阳,并且还决定履行自己曾经对蒋介石的诺言出兵华北武装调停内战。他表示,眼下的局势十分严峻,他认为阎锡山与冯玉祥并不是能成大事者。

如果他真的支持冯玉祥等人,那么野心勃勃的蒋介石很有可能就会不择手段地搞垮东北军,到那个时候,这些人不一定能斗得过蒋介石。再加上现在日本人一直窥探着东北,所以为了不让东北落到日本人的手中,他只有选择支持南京政府,毕竟南京政府是当时全国统一的政府。

只有实现全国统一,才能早日停止内战。可以这么说,张学良做出这个决定,是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的,他既为东北军的利益考虑,同时也有着一颗想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之心。

年9月,张学良出兵华北,他带领东北军占领了平津地区,十月中旬,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表示想和平解决,与此同时,张学良和蒋介石分别收编了晋军和西北军。中原战争结束以后,张学良担任了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他的很多部下也进入到南京中央政府,这时候的张学良,无论是地位、实力还是声望,都是非常高的。

张学良和蒋介石

然而,随着张学良的地位不断地增高,他的精力也因此被分散,没办法全身心投入到东北事务中,再加上他不断地调动东北军入关,没有注意到回防,使得东北三省的兵力开始由强变弱,这时候,一直对东北三省虎视眈眈的日本认为机会来了。

在年9月18日,日本向东北发起了侵略,九一八事变爆发。眼见日本人入侵,张学良和蒋介石并未下令让东北军与日本人展开斗争,而是让他们尽量避免与日本人的冲突,暂时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等待国际公理的判断。

总的来说,就是让东北军实行“不抵抗政策”。然而,事情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张学良和蒋介石虽然把希望寄托于国联,但国联那边也做出表示让日本人撤军,但是日本人并没有把国联的话放在眼里,而是肆无忌惮的对东被发出进攻,这时候的张学良受到了各种舆论抨击,很多人都认为张学良没有在日本人入侵时恪尽职守,觉得张学良应该受到严厉的惩治。

渐渐地,日本的野心已经完全暴露出来,南京政府开始觉得把希望寄托于国联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便改变自己原先的政策,让军队做好正当防卫,不得擅离职守。不过这时候的张学良仍然想的是将锦州“中立化”,准备在跟日本人谈判的同时,让东北军撤出锦州。

日军入侵东北

虽然蒋介石等人极力反对张学良让军队撤出锦州,并且老蒋还多次下令让张学良极力反抗日本人的进攻,但是后来张学良还是让军队从锦州撤退了,最后,东北彻底沦陷,从那以后,东北的民众被迫开始了地狱般的生活。

为救国,发动西安事变

面对日本人的侵略,蒋介石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对抗日本人的这件事上,而是认为只有统一全国才能抵御外敌,所以,当时的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围剿红军上。蒋介石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后来,随着一二九运动爆发,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开始逐渐到了新高潮。

眼看着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难时刻,张学良和杨虎城决定跟红军站在同一战线,一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与此同时,张学良还决定劝诫蒋介石停止内战,跟红军一起抗日。然而,劝说蒋介石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呢?

无论张学良怎么劝说,蒋介石都持以反对的态度,还对张学良下了强制命令,让张学良进剿红军,张学良也表示反对,两人因为此事还大吵了起来。张学良和杨虎城眼见这个老古董顽固不堪,不听劝,两人便商议准备对蒋介石来一招“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将来到西安的蒋介石扣留了起来,国民党的几十名军政要员也同样被囚禁了起来,逼迫蒋介石抗日。与此同时,张学良还向中共中央致电,要求他们派代表到西安共商抗日大计。

在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之前,他们早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周恩来等人的到来,使得西安事变开始逐渐往好的趋势发展。与此同时,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在知道自己的丈夫被扣留以后,决定采取和平的手段将蒋介石救出来。

经过双方多次谈判,再加上周恩来真诚的劝诫,蒋介石最后终于妥协,决定停止内战,与中共一致对外,西安事变也因此得到了和平的解决。可以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这场事变最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意味着国共长达十年的内战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始,为抗日战胜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被软禁

张学良和杨虎城将蒋介石释放以后,张学良决定亲自护送老蒋回到南京,蒋介石是什么人,张学良心里面十分清楚,他深知自己此去,很有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他便告诉杨虎城,说如果自己真的回不来,那么杨虎城就替代他指挥东北军。

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

事实的确如张学良所想的那样,老蒋到达南京以后,就将张学良软禁了。老蒋并非省油的灯,他其实有很多次都想杀了张学良,但是都被拦了下来。之所以没有杀张学良,还是因为张学良身后的东北军。

要知道,张学良在东北军那里的影响力和威望是很高的,如果自己一旦杀了他,那么,东北军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张学良报仇。即便如此,蒋介石心里面还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会决定软禁张学良。不仅如此,张学良的东北军,也被蒋介石收编的收编分散的分散。

虽然时间过了很多年,蒋介石仍然不放心,所以在他临终之前,他告诫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一定不能将张学良放出来,虽然张学良被软禁多年,但是他仍然有一呼百应的影响力,一旦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张学良而言,长达54年的囚禁,虽然没有受到什么刑罚,蒋介石也没有亏待他,但是这样没有自由的生活,终归还是不好受的。虽然他的时间很长,熬走了蒋介石父子,但是他认为自己的人生是非常短暂的,他表示自己最有意义的人生,是21岁到36岁的时候。从36岁之后,他的人生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

蒋介石父子

年,张学良终于获得了自由,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英气勃发得少帅,半个世纪的软禁生活,已经让张学良已经成为了一个步履蹒跚的高龄老人。当他在自己当年的老部下吕正操面前感慨自己没有为国家做任何贡献时,吕正操告诉他,他错过的这些战争,东北军已经为他打了。

事实的确如此,张学良曾经在被软禁之后发表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告东北将士书》。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充满着张学良对东北军的强烈期望,他希望东北军能够完成抗日救国的光荣使命。

虽然群龙无首的东北军分散到各地,并且备受排挤,但是他们心中对张学良这个少帅的敬仰之心仍然存在着,这篇文章,他们也铭记于心。所以从那以后,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念,拼死作战,在沪松会战、南京保卫战、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等各大战役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国民党的各种逼迫之下,东北军对国民党也寒了心,相反,我军还对这些备受排挤的东北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且还经常照顾他们。所以后来,东北军中的吕正操将军、万毅将军、解方将军都加入了我党,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都是当年在张学良身边当过副官的人,光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是很优秀的。

吕正操和张学良

结语

张学良的一生虽然犯过弥天大错,但是对于这个人,毛主席,周恩来等人对他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在很多人心中,他也是一个功不可没的民族英雄,如果不是他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一致对抗日本侵略主义,内战的时间很有可能不止十年,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的几率可能也非常小。

张学良的举措,及时挽救了中华民族,满足了全国人民强烈的抗日意愿。他拥有一颗爱国的心,将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进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执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陷也是无法洗脱的事实。

总的来说,他的一生有过大错,但也曾立过大功,张学良究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还是受人诟病的“败家子”,历史将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