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大家谈丨市委农办市

开栏语

西安,是一座充满魔力的城市。近年来,西安城市形象不断刷新,“一带一路”开放之都、全球硬科技之都、“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等城市新名片竞相惊艳世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勾勒出了未来五年西安城市新IP矩阵——高质量发展的西部经济强市、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将赋予这座城市更多的时代表达。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出未来五年西安“什么样”,令人期待,催人奋进。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应该“干什么”,将美好蓝图变成真切的现实要“怎么干”,城市新IP如何才能“破茧出圈”,需要理念更新,更要实干铺路。当前,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六个打造”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目之所及,朝气蓬勃;步之所往,活力无限。

为充分反映西安高质量发展开新局、新征程建伟业的良好态势,展示各区县、各部门追风赶月、昂扬奋进新举措和务实担当新作风,即日起,本报开设“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大家谈”栏目,邀请各区县委书记、各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市级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牵头部门负责人精彩“亮相”,谈认识、谈思路、谈举措,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破题开篇、成势见效,在全市形成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抓乡村振兴促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裴靖瑜

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是对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深刻有力贯彻,市委还将其纳入“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每月调度推进。

作为“抓乡村振兴促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及来陕考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政策精神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加强推动落实。一是接准“天线”。“三农”工作政策性强,我们特别注重吃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策精神,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二是接通“地线”。结合市情、区情、县情,在重点工作上找准关键破题点,确保工作可落地、可持续。三是守住“底线”。牢固坚守公有制基础不动摇、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以及粮食安全及巩固“相衔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统筹做好“一衔接、三行动”4个方面18项提升工程67项具体任务。认真贯彻实施《西安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长安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位于长安南部古樊川和御宿川之间,粮食种植面积约2.2万亩,采取“政府+企业+村集体”模式共同建设,实现了耕、种、防、收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管理。大片的麦田与秦岭、村庄相互衬托,美不胜收,被誉为西安市“最美麦田”。

注重产业振兴

提升农产品稳生产能力

大力提升粮食和“菜篮子”重要农产品稳生产能力。西安粮食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9%以上,去年粮食生产“十八连丰”,我市用占全省8.6%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了占全省11.2%的粮食总产量,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今年我市夏粮丰收,预计总产可达80.4万吨,较上年增加2.1万吨,秋播已全面完成。另外,我市已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先进城市,年名列全国36个大中城市第六名。

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落脚点落在产业振兴上。在构建“三区一带三基地13+6产业集群”的乡村产业体系中,我市明确2个努力绑定原则,即努力绑定农民和集体增收、努力绑定“相衔接”。目前全市消灭了村集体经济零收入村,村集体经济最高年收入超万元。

北冯村位于阎良区关山街道西南部的石川河畔,以“甜瓜、相枣、樱桃、羊乳”为重点,构建起“四大产业”,拥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围绕产业优势,村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农产、农科、农旅、农教、农创、农贸“六农”融合发展。先后荣获“中国甜瓜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深化“三变”改革

加快都市农业现代化

做好西安“三变”改革深化年行动。除了年初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动员外,最近我市正准备在灞桥区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多部门联合推动清理规范农村合同,推广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平台,引导推动农村“三资”向村集体集中,引入市场机制+绑定机制,破解“三农”工作瓶颈。

加快都市农业现代化。以都市现代化园区(农场)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大产业化、数字化,强化提升农业生态循环水平和质量全程可追溯工作,大力提升农业的现代化生产能力。在确保农业生产能力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李家岩村位于高新区草堂街办,是高新区首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曾荣获“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西安市最美乡村”等多项荣誉。通过建设智慧农业展示中心、趣味水系、青少年耕读基地等30个项目,不断拓宽产业发展道路,有效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推进乡村建设

守好市民食品安全源头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优先突出人居环境的实用性功能,大力加强乡村建设,去年以来,我市已建成美丽乡村78个,正在建设11个美丽乡村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名列全省优秀。

加快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我市农产品检验实力强,市农检中心获得国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西安中心”等全维五项授权,并成为全国唯一。目前,我市已有58个市场主体获得国家农检中心批准,参与质量全程控试点创建。为市民守好食品安全的源头是我们坚定的追求。

市委要求,要注意把城市资本引入乡村振兴领域,加快城市业态向乡村转移,推动城乡从产业到建设的全面融合发展。下一步,我市将统筹农村改革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融合推进;努力将城市资本引入乡村振兴各领域。为此,我们组织了“政金企”对接活动,立足“一区一品”区县首位产业,推动量身创设投资贷款的新“菜单”。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筹建农业投资公司。今年的杨凌农高会上,我市将组织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活动,推动市场主体与村集体的合作发展;在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我市将推进农田景观化、农村景区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项目实现农产、农科、农旅、农教、农创、农贸“六农”融合发展。

西安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既要守住稳产保供底线,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又要与西安的文化旅游和大都市气质,以及市民的需求相适应。去年下半年以来,蓝田荞麦花海,长安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秦岭北麓的系列渔稻共生养殖项目,都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出了农业景区,并成为市民研学及郊游的网红打卡地。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骆妍整理

图: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编辑:小璐

审核:天乙、文岳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西安报业·西安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摘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