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链融合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前言

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作为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支撑保障服务部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面临政策把握应用难、科技需求提炼难、专家精准对接难、科技人才引进难、创新发展融资难五个难题,提出“搭建一个平台、开展一项行动、打造一支团队、服务一批企业”的多链融合科技创新生态服务模式,为企业打造一支在技术、金融、管理、财税等领域,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队。

中心聚焦国家和辽宁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多链深度融合,结合自身平台和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共享、创新信息互通,从创新需求和创新供给两端精准发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组建企业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

年启动实施了“多链融合联动——助力辽宁千企创新”行动,组建了8支企业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包括46名技术专家、11名投融资专家、20名科技服务专家和32名企业需求调研员。服务团围绕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执行“多链融合”任务部署。

“点线面”多链融合见成效

一年来,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团帮企业理清自身资源及需求,发现科技创新短板,为企业“牵线搭桥”“问诊把脉”,有效推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了科技服务企业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初步形成了“深入基层挖需求-聚焦目标寻对接-牵线搭桥促交流-跟踪服务助合作-多管齐下强宣传”工作模式,建立了“省市联动+整合资源+精准对接+高效服务”的工作路径,确立了以企业为“点”,服务团为“线”,多个服务团成“面”,“点线面”多链融合的发展战略,服务团工作日趋成熟。

利用团队优势,拓宽创新资源。服务团聚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拓宽科技、人才、融资等资源渠道,与高端产业、高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以服务团第三方视角及其整合能力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资源支撑。浑南高新区服务团组建了辽宁蓝金高端环保装备与新材料产学研联盟,联盟成员27家。盘锦市服务团与辽宁金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盘锦市氢燃料电池及储能设备产学研联盟。沈北新区服务团建设“辽沈双创联盟”。

促进校企合作,为企业创新培养、引进科技人才。沈阳浑南高新区服务团、盘锦市服务团、沈阳铁西经开中德园区服务团、沈阳沈北新区服务团、鞍山千山区南果梨服务团成功引进行业领域高端人才、科研团队及科研人员47人,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高端资源,为区域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服务团中高校院所科技园利用学校优势,依托众创空间等大学生创业基地,构建创业政策服务平台,完善创业配套机制,开展“组团式”高校引才工作,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为企业注入新生力量。

挖掘企业需求,精准诊断需求难题。服务团组织各领域专家人,对接企业家,梳理企业需求项,其中:技术需求项、投融资需求49项、政策需求58项、人才需求37项、其他需求54项。服务团针对已征集的企业需求“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家企业的切实需求,其中:解决技术需求家、投融资需求12家、政策需求38家、人才需求6家。解决企业需求比例达50%。此外,帮助2家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帮助1家企业制定行业产品标准。

组织专场交流活动,促成产学研项目化合作意向。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19次,举办政策、技术、投融资、专业技能等培训活动40次;解读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及运行维护、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研发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政策30项;培训人数人。促成15家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

主动作为,促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沈阳沈北新区服务团为驻园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6项,合同金额万元。其中:沈阳嘉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转化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科技成果,签订5项技术服务合同,合同转化金额万元。沈阳沈工建筑节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转化沈阳工程学院4项科技成果,签订1项技术服务合同,合同转化金额万元。

对接投融资机构,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服务团精准对接银行、风投公司、担保公司等投融资机构,推动投融资机构对接企业13家,签订投资协议企业2家,涉及金额万元。

八团创新服务尽显特色

沈阳浑南高新区服务团——为节能环保领域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服务团依托单位沈阳工大蓝金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东北地区知名的专注于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开放型、国际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服务团充分利用研究院人才团队、政府资源配置、科技管理服务、创投基金、产业培育等各方面创新要素,构建了完善的“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其自主技术产业化项目“北方工业园区污水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工程示范”获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项目支持。服务团帮助孵化的辽宁拓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知识产权贯标体系认证。

鞍山市千山区南果梨服务团——为科技兴农提供特色全产业链服务

服务团依托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精准研究南果梨全产业链,搭建起鞍山南果梨“多链融合”服务团框架,打造特色区域品牌。建立鞍山南果梨专家智库,积极引进果树领域专家,作为鞍山南果梨特聘专家,同时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开展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通过南果梨评比及现场推介,促进南果梨提质增效、品牌打造、链条延伸,增强市场竞争力。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生产要求及鞍山南果梨生产需求,以实现建设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效益最大化的梨园为目标,组织专家制定了《鞍山南果梨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在标准化园建设、整形修剪、土壤施肥、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完善了技术规程,推动鞍山南果梨提质升级和全产业链发展。

鞍山市台安县服务团——立足产业园区提供创新服务

服务团依托辽宁科技大学,面向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内企业,充分利用当地大学优势,同时组织沈阳农业开发院、西门子赋能中心、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针对征集的企业需求“对症下药”,探索产业新模式。鞍山市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受疫情影响,饲料、物流成本上升,企业现金流出现缺口约1亿元。服务团成员深入企业了解生产、财务、管理状况,协调银行机构为企业筹集贷款,目前已完成银行现场考察。同时,服务团还为企业引进屠宰残余物资源化利用、生鸡供应等资源,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

沈阳铁西经开中德园区服务团——基于专家资源提供新型研发模式的高端科技开发服务

中科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入驻企业,分别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组建沈阳专家服务站,与自动化学会联合组建学会服务站,为全区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国际合作。借助中国科协和俄罗斯科工联搭建的创新开放合作平台,将科技项目转化落地做实做强,积极促进中俄双方在已有合作成果基础上,加强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创新合作方式。

沈阳沈北新区服务团——提供校企互动的区域科技产业体系服务

服务团依托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沈北新区科技局大力支持下,培育推荐校企联合科研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荣获“优胜奖”和“优秀技术需求”等奖项。此外,沈阳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推进的“固体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未来将为企业规模生产并实现超净排放提供成熟、适用的成套技术。同时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更好地推进智能工业制造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促成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鞍山腾鳌经开区服务团——提供校地合作模式的地方企业创新活力振兴服务

服务团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在菱镁领域和产业的多年积累及近年的创新引领,促成沈阳化工大学与海城市人民政府、鞍山(腾鳌)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产教融合全面合作协议,三方在人才培养、菱镁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生态合作等方面达成一揽子合作协议。提出创办“菱镁产业学院”,并入选教育部首批50所现代产业学院。目前,沈阳化工大学与鞍山(腾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的“辽宁沈化菱镁资源利用与精细化学品中试基地”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盘锦市服务团——为企业提供问题导向的综合创新服务

服务团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研院,充分利用其专家团队为地方企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研发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精准对接企业金融需求,助力地方高新技术企业与国有银行开展信用贷款等多项合作;发挥智库作用,通过独特的“分院”合作模式,助力地方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团针对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典型地炼企业含H_2尾气资源化利用”项目开展研究,查找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并提出优化改造方案,开发出一套氢气回收工艺包。该方案将为浩业化工及其他地炼企业提升全厂氢气利用效率指明方向,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铁岭市银州区服务团——提供产学研联盟助推主导产业当地化创新发展的创新服务

服务团依托沈阳化工大学,促成了铁岭市汽车轻量化产品产学研联盟的建立,该联盟已入选辽宁省首批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探索建立实现轻量化金属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建立贯通式、多层级、紧密型服务体系,提供新材料技术、科研、产业链协同、经营管理互促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支撑保障服务,促进辽宁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