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英雄张玉珩浴血黑土地,智勇双全杀倭寇

朱宏启

张玉珩,原名张玉衡,字德铨。化名张汝珩(张如恒)、张振国、张敬山(张进山)、杨振江。曾任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队长、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是吉林地区党组织和磐石游击队创始人之一。

年,张玉珩生于河南省信阳县五里店乡郝堂村一个富农家庭。他在河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于年考入了浙江大学。年初浙大毕业,回到信阳从事教育工作。

年在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张玉珩带领学生勇敢地投入了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斗争,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被选为信阳县委农运负责人,开办农民夜校,从事农民革命运动。

年,中共豫南特委派他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夏明翰、邓恩铭的讲课。结业后留在农讲所工作。年9月,中共豫南特委将其调往汝南,整顿党的组织,筹备成立汝南县委,担任县委书记。

年初,张玉珩根据省委的指示,为了使革命走向复兴,决定发动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张玉珩同中共中央长江局派到汝南指导工作的军事特派员周邦彩紧密配合,周密计划,成功地领导了“智取白塔寺”、“夜袭高平寺”的战斗。两次战斗共缴获长短枪10余支。

年春,张玉珩肩负着党的使命,告别了父母、妻儿,毅然决然地奔赴东北。在沈阳与满洲省委接上关系,被派到台安县任特支书记。他以台安师中(师范中学联合)学校国文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

年10月,张玉珩担任吉林县委书记。省委派在团省委工作的纪儒林陪同他先到吉林城郊二道河子,共青团员车成惠家住下。化名张汝珩,以东局子机器局职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不久,经过考察将纪儒林、车成惠转为中共党员。将在省城各中等学校的李维民、姜成(何一民)、纪春林(周化南)等培养成共产党员,壮大了党的组织。

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加强省城内的抗日工作,张玉珩搬到吉林市李维民家居住。张玉珩利用很短的时间建立起一条秘密交通站,为保证省委和南满的联系做出了重大贡献。杨靖宇、冯仲云等同志到南满巡视工作,就是这个秘密交通站护送的。满洲省委为了加强吉林地区的领导,任命张玉珩为省委驻吉林特派员,指导党的工作。年,省委派张玉珩去磐石组织抗日武装。

磐石,是个汉族、朝鲜族杂居的地区。张玉珩到磐石后任中心县委组织部长,按县委分工抓干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军政干部,如:孟杰民、初向臣、王兆兰、李红光、朴翰宗、韩浩、李松波、李明海等,为工农反日义勇军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南满抗日游击队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干部保证。

根据省委的指示,县委决定抓住日寇尚未到达磐石的机会,迅速扩大武装。为此,县委把建立抗日武装的任务交给张玉珩和省委派来的杨君武负责(杨佐青北满特委军运负责人),为了搞到武器,张玉珩率李红光的“打狗队”和赤卫队打了一次伏击战,缴获伪军守备巡路队的10多支步枪。而后张玉珩、杨君武、李红光又率这支队伍,在一天深夜趁敌聚众赌博之机,突袭了呼兰镇西南一支地主大排队,缴长短枪20余支。

5月16日,共产党员孟杰民成功策反了驻伊通营城子伪吉长警备军第五旅二营七连哗变,带出19支步枪和一批手榴弹。组建抗日武装的时机已成熟,年6月4日,在磐东三道岗小金场里举行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成立大会,张玉珩任队长,杨君武任政委。这时张玉珩改名张振国,意在以振兴灾难深重的祖国为已任。

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的成立,深受汉朝民众的拥护和爱戴,许多农民、铁路工人参加义勇军,队员由30多人发展到50多人。

义勇军的发展和一连串的战斗胜利,引起了亲日反动势力的惊恐,派奸细打入工农反日义勇军内部,刺探军情,伺机破坏。由于义勇军领导对敌人阴毒狡猾的本性认识不足,失去警惕,致使磐东郭家店的反动地主武装,把义勇军第一分队骗到郭家店东沟,于6月14日,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将该分队3名队员打死(都是共青团员),政委兼第一分队长杨君武和另一名队员负伤(杨君武身中四弹从此离队养伤),损失“三八式”步枪9支,手枪1支,子弹发。这支抗日力量受到很大损失。

不久,伪军、反动地主武装(会兵)胡匪等勾结起来多次进攻工农反日义勇军,大肆逮捕屠杀反日群众,致使工农反日义勇军和反日群众26人牺牲,5人负伤,7人被捕惨遭毒打。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面临严重危机,8月下旬县委派张玉珩赴省委汇报请示工作,队长由孟杰民代理。

这时,县委书记全光(朝鲜族)认为环境恶劣,工农反日义勇军无法独立活动,为保存已有的武装力量,决定取消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名称与山林队“常占”队合股并于“常占”队(常占人30多人)。10月2日,张玉珩回到部队中,5日,在党团县委联席会议上他传达了省委关于在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活动,夺取日军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扩大队伍的指示。

10月21日,工农反日义勇军队员乘“常占”外出之机,将“常占”队二当家及“常占”两个心腹处决后将队伍开到郭家店。10月23日,工农反日义勇军在桦甸密蜂顶子召开各队党小组的代表会议,将全队编为四个大队,以“五洋”报号在桦甸独立活动。此时,工农反日义勇军约人,朝鲜族占二分之一,有步枪75支,手枪65支,总队长为孟杰民,政委张玉珩,副队长钟仿服,政治部主任王耿,参谋长满汉生。

10月4日,在柳树河子召开党支部干事会,再次讨论工农反日义勇军今后的行动方向问题,是去东沟还是回到磐石或是到吉林郊区。会上争论激烈,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最后决定派张玉珩去哈尔滨,请求省委派人来队。张玉珩到哈尔滨找到省委后,省委已派杨靖宇来南满巡视工作,于是张玉珩便留在省委机关。

年1月,满洲省委任命张敬山为东区区委书记(道外区)。张敬山是张玉珩在哈尔滨新用的化名。这年5月1日,在哈尔滨火车站前东侧小花园内的伪满洲国建国纪念碑上,出现了一条用红色油漆书写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型标语。轰动了全市,使日伪当局惊慌失措。在日伪戒备森严的火车站,竟有人在碑上书写这样大型的反日标语,真是奇胆。不知是哪路英雄好汉所为,但群众都心知肚明,非共产党人莫属。

正是,此事就是新任地下党道外区委书记张玉珩,带领两名工人干的。张玉珩是位胆大心细,处事周密的人,他的公开身份是道外祥泰铁工厂的管帐先生。为了使这次行动万无一失,事前他曾到火车站做过多次侦察并挑选了两名工人做他的助手。4月30日深夜两点,在火车站前“伪满洲国建国纪念碑”上,用红色油漆书写了一条大型反日标语。由张玉珩书写,柴好负责准备红色油漆和刷子,杨兆顺做人梯。约定4月30日下半夜一点在此集合,一同去火车站。

4月30日深夜两点,他们准时到达火车站,附近一片寂静。柴好负责放哨,张玉珩和杨兆顺迅速奔向纪念碑,张玉珩嘴里叼着刷子,左手提着油桶,右手扶着碑身,蹬着杨兆顺那宽大厚实的肩膀站了起来,两个加在一起足有三米多高。张玉珩一边快速书写。杨兆顺慢慢往下蹲,不到五分钟就将标语写好了。然后迅速撤离,三人飞快地消失在夜幕中。

5月1日早晨,“纪念碑”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个鲜红的大字非常耀眼。过路行人都凑上来观看,人越聚越多,挤得水泄不通,使日伪当局十分恐慌,立即调来宪兵警察,驱散了围观的群众,实行戒严。日伪警察用水刷、用刀刮,也擦不掉碑上的字,只好用白布围起来。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轰动了全市并通过上下火车的旅客传到外地,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并在哈尔滨抗战史上,浓墨重彩地永恒记录下了这一英雄壮举。

年5月,张玉珩受省委之命赴珠河抗日游击区,接替冯仲云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改名杨振江。在交通员的带领下,辗转找到了珠河中心县委,县委书记张兰生,原三军政治部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冯仲云接待了他,并向他介绍了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和三军的情况。张兰生告诉张玉珩:赵尚志军长率部到外地活动去了,三军二团在铁北一带活动。这样,他终于可以回到部队带兵驰骋抗日战场了。

8月下旬,张玉珩赴县委开会,29日他同珠河党团县委机关,从十三保沿大青山转移途中,于娄家窝棚遭到日伪军袭击。三军政治部主任张玉珩、团县委书记周毅夫、团县委秘书金凤生牺牲。

年,冯仲云发表《娄家窝棚遇险记》回忆文章,记述了这一史实。(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