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城的晋味儿寻访鞍山最早闯关东

“先盖庙,后唱戏,钱庄当铺开满地;请镖局,插黄旗,大个元宝拉回去。”这是在海城流传甚广的一首民谣,指的是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海城关帝庙都会举办庙会,设坛祭拜关公,借纪念他的忠勇仁义来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并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据《海城县志》记载,“关岳庙又称武庙,本为关帝庙,在城西门外大街路北,正殿三楹,后殿五楹,大门三楹,钟楼、鼓楼各一。路南乐楼一座。清康熙二十一年()知县郑绣建,后屡经晋商捐资修建后,作为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位于海城市内西关街水源委,三学寺西侧,厝石山公园东侧,距离海城河仅80米,是目前鞍山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会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会馆的山门,是一座造型华美的建筑。墙中央分别有“忠”“义”大字楷书,山门中间高挂匾额“山西会馆”,山门前有两尊石狮,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海城市博物馆馆长徐扬告诉我们,山西会馆建筑群由山门、钟鼓楼、前殿、后殿、东西配房及戏楼组成,集悬山式、歇山式、硬山式建筑风格于一体。

记者寻访山西会馆时,正值山西会馆修缮工程期间,涉及到东西配殿、后殿修缮及庭院地面排水改造。虽然会馆内堆放着各类修缮砖瓦,但是仍然难掩建筑本身的庄重大气。整体建筑搭配起伏开阖,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整体院落浑然一体。其间的木雕、砖雕、石雕都十分考究。在主殿内可以明显看出,当时会馆由关帝庙改建的痕迹。当时的会馆,日常除了按时举行祭拜关帝的仪式外,其重大集会议事都在主殿举行,其他事务则在附属建筑进行。

资料显示,山西会馆前身为关帝庙,后经山西商人投资维修后,改为山西会馆。虽然挂着山西会馆的门楣,但院内事实上还有一座关帝庙。因为关羽是山西人,以义行天下,最受乡人崇敬,成为山西商人之精神偶像。山西商人认为关公具有中华民族“信义昭著”“言必忠信”的传统美德,是诚信、重义的化身。故而以“忠义”来团结同仁,凝聚同乡,山西会馆供奉“义薄云天,精忠贯日”的“武圣”关公也由此而来。《辞海》解释,“会馆,是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会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据考证,中国最早的会馆可上溯到明朝永乐年间。最初的会馆,主要为客居异地乡人的聚会场所。

那么,山西人缘何将会馆建到了海城呢?这还要从海城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说起。

清入关初期,东北地区饱受战乱,经济发展滞后,大量土地闲置。顺治十年,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受守备。”因此大量山东、山西、直隶居民来海城定居。

而海城旧时是商埠,自古以来就是东北地区的商业重镇,为丝绸、陶瓷的集散地。根据《海城文化志》记载,清咸丰年间,清政府对东北地区正式开放,海城牛庄也开辟为港口,成为内地与东北水陆联系的重要码头,再加上海城周边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人烟日益稠密。素有经商传统的山西商人,麇集于此,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力量。

海城历史上曾存在过山东会馆、山西会馆、直隶会馆,清代中晚期牛庄镇还有“冀衮青扬”会馆,腾鳌镇有“三省会馆”,现存的山西会馆可以说是“三百年前的闯关东据点”。

据《牛庄镇志》记载,清同治年间,海城牛庄镇的商铺多达余家,而随着商业往来活动的规模扩大,发展势头迅猛。山西人在东北地区开展活动,需要相互联络,保护利益;山西人融入当地社会,长期发展,需要对外开放往来,山西会馆就应运而生,成为当地山西人的议事之所。

山西商人重视群体的力量,用会馆作为集结地使行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团结在一起,他们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这在当时也起到了整合社会的作用。如果说会馆的肇始,是代表着同乡的利益和权势的话,那么山西会馆的建立,则是联络乡谊、聚会议事、沟通信息、维护同乡同行利益、公议现行、祭祀神灵、聚岁演戏及各种庆典的处所。

山西会馆在此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歇脚的地方,而代表着一种约束,一种法律。这里既是山西商人结社、集会、议事和娱乐活动的场所,更是一个大型货物中转站,大家都要在此议事,安排全年的商务事务,农历五月十三为山西籍商人集会、议事之日,并唱戏庆贺。

戏楼则是山西会馆中最为精美的部分。每至喜庆节日,山西会馆必演戏酬神,戏楼中间庭院可容纳千余观众看戏,站在中院,面向戏台,仿佛置身当年,楼上楼下商贾云集,高朋满座,在丝弦锣鼓声中,台上台下互动叫好,货郎穿梭其间,晋剧、秦腔、豫剧、昆剧轮番上演……

据《海城县志》记载,高跷又名秧歌,清咸丰年间受外来艺术形式的影响变秧歌为高跷。海城喇叭戏也是由山西民间小戏逐渐演变成柳腔喇叭戏,后结合山西梆子戏、河北梆子戏等艺术而形成的海城独特的文化艺术。海城皮影戏也是在这一时期融合了唐山皮影、陕西秦腔、山西晋剧而形成的辽南风味皮影。

此外,一些山西传统技艺也与海城地域文化相融合,例如山西特产琉璃瓦,山西人侯振举将传统的琉璃烧造工艺与海城陶瓷的传统技艺相结合,创建了海城皇瓦窑,是清代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为“一宫三陵”(沈阳故宫、昭陵、福陵及抚顺永陵)提供琉璃构件的官窑。在今天的山西会馆内还矗立着一块海城析木侯氏家族的碑刻。

而山西的汾酒制作技术更是随着山西商人一起传入海城,在清中期,牛庄、腾鳌等地陆续开始制作高粱、大豆、稻米为原料的烧锅酒,诞生了郅隆泉烧锅(今牛庄大曲)、发长凤烧锅(今腾鳌老窖)等酿酒作坊。

流传在当地的民谣生动地反映了山西商人在东北的生活,会馆不仅是山西商人聚会议事、处理事务的中心,也成为当时在东北地区传播中原文化的重要场所。

如今,历经三百多年风雨的山西会馆依旧矗立,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讲述了几个世纪以来海城民间迁移的历史,讲述了跨地区融合的故事,并以其独特的历史沉淀和建筑艺术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瞻者。

全媒体记者王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005.html